壮族为什么这么爱银饰?

广南壮族民族服装-广南壮族服装定做

说起对银饰情有独钟的民族,

除了广为人知的苗族,

其实在我国西南地区,

还有一些少数民族,

如壮族、瑶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畲族

对银饰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与崇拜。

今天给大家介绍的,

便是技艺精湛的壮族银饰。

佩戴华丽银饰的壮族姑娘,

美丽大方,笑容灿烂若花。

壮族人最初佩戴银饰,

也许是因为它的实用功效性。

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地区,

自古被汉族称之为“蛮夷之地”,

古代历经战乱,货币以金银为主,

少数民族同胞逃难时,

把值钱的银两打造成饰品戴在身上,

获得了不少方便;

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

现代人佩戴银饰多用于装饰美化,

久而久之,银饰成为了少数民族身份的象征。

壮族是崇尚银饰装扮的民族,

传统的壮族银饰,

有银梳、银镯、耳环、项圈、项链、脚环、戒指等。

而银手镯更是壮族男女爱情的信物。

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,

是著名的壮族银饰制造地。

广南银饰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(1851年),

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,

是云南最早专制民族首饰的店铺之一。

早在五代十国时期,

银饰打造就在广南兴盛起来。

许多关于帝母文化、句町文化史载,

都提到当地人为银税斗争,

和以银饰制品作贡品的记载。

出身于银饰加工家庭的蒙智刚,

从小就耳濡目染,

对壮族民间银饰工艺制作非常感兴趣,

12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艺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

转眼十多二十年过去了,

头脑灵活、手脚勤快的蒙智刚,

也从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,

成长为了成熟稳健的银匠大师。

2010年6月,蒙智刚被省文化厅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,

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。

蒙智刚作品:壮族银饰浮龙空心手镯

出自他手的银饰作品,

不仅造型奇美,工艺精致,

还独具民族特色,

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,

图案更有其象征意义,

散发着最质朴的银饰之美。

蒙智刚作品:壮族银饰梅花手链

壮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,

有镶嵌、錾花、镂空、花丝、锻造、点珠等6种工艺技法。

图案多选花、草、虫、鱼、鸟、兽等,

形象可爱、充满生命活力。

蒙智刚作品:壮族银饰丝瓜瓤手镯

戴了很多年的银饰,

直到看见壮族银饰的精工细作,

才真正发现它原来可以这么美。

不输给灿烂夺目的奇珍异宝,

带着独有的工匠气息,

和银匠们倾注一生的心血,

美得那样清雅脱俗。

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,都推荐你添加:匠粉,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,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,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,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!

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,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!

壮族婚礼有什么特色?

在我国的岭南地区,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。后来,人们把广西、广东、云南等地自称"布壮"、"布土"、"布农"、"布泰"、"布班"等的人们统一称为"壮族"。

在壮族,男女青年在婚前享有社交的自由,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,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。

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有对歌、抛绣球和打木槽等。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的态度,有山歌唱道:老人也有十七八,父母也有风流时。

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,在田野、村头对唱山歌,一般父母不会加以约束。而封建社会中汉族对儿女的约束是有名的,真所谓"大门不迈,二门不出"。因此,对歌成了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主要方式之一。

在壮族社会中,男女通常在12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,到17岁时,必须能学会即情歌。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,无论在僻静的山村,或于街头闹市,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。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。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。

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,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,整齐地排队唱山歌,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,便把绣球抛给他。小伙子接过绣球,如果对姑娘满意,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,恋爱就这样开始了。抛绣球是认识对方,是恋爱的开始。

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,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,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,大家尽情地欢乐。然后由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,接着就有许多青年男子拿着木棍,跑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,每敲一下,大家就唱山歌,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。

在我国云南壮族的婚礼有四部分,为接亲、送亲、成亲和回门。

送亲这天,新娘穿着壮家的盛装,戴着银项圈、银耳环、银手镯,用大红布盖头,在众多送亲者的簇拥下,告别家人前往新郎家。广南一带姑娘出嫁时要痛哭一场,并唱哭嫁歌离开家门,其他地方的新娘则不哭。

送亲的队伍多数为步行,也有骑马和马车的。一路上要吹奏唢呐。遇有桥和沟,都要给"走路线"。送亲的队伍中,还有不少的歌手,他们一路走一路唱,更增添了婚日的喜庆气氛。

来到男方家门口,一般要等到临天黑前才让新娘跨进男方家门槛,时候不到不能进门。届时,男方家点灯上香,庭院和堂屋灯火辉煌,新娘才款款迈进男方家门槛。

新娘进屋后,按习俗,送亲者要把新娘的嫁妆和结婚用品一一陈列展示,有的地方还一一过秤,以显示嫁妆的丰富和娘家的阔气。之后,要举行拜堂仪式。

拜堂时,堂屋上方坐长辈,下方坐亲戚,新郎新娘在衣袖上扎红绣球,并肩站在堂屋中央。在主婚人的主持下,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神灵,再拜长辈乡亲,宾客也纷纷祝福新郎白首偕老,永不分离。

拜堂过后,新郎新娘送入洞房。进洞房时有个别地区还流行新郎新娘抢先进门的习俗。据说是谁抢先,谁今后就不被对方欺侮。因此,新郎新娘都争着先进洞房,引得宾客开怀大笑。

当男方家宴请宾客时,新郎新娘要双双前来敬酒,先酒长辈,后敬小辈。这时候,宾客可以捉弄新郎新娘,或让他们表演节目。

晚上,青年男女可以来闹房,还可以请歌手唱歌,还可以拿新郎新娘逗趣取乐。洞房里、堂房中、庭院内,到处是欢笑声和甜美的歌声!到了一定的时候,新郎新娘还要向大家敬献壮家特有的糖茶。喝着甜津津的糖茶,宾客的心里都暖融融的。

第二天,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。回门的时候,新郎新娘都有人陪伴,男方要带给女方家一桌酒菜,并携带鞭炮,一路鸣放进入女方家,表示对女方父母及亲戚的答谢。有的地方,女方家的人还往新郎身上洒水,以示祝福。

云南壮族有的地方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,即婚后第三天,新娘便回娘家居住,只在农忙或节日期间来夫家住几天。丈夫则每隔十天半月便要带上礼物前往女方家探望妻子,同时小住一两天,顺便帮岳母家干些活。直至怀上第一个小孩后,妻子才正式来丈夫家生活。

在云南壮族,还有招赘的习俗。即男子到女方家从妻居。招赘后,男子要改姓女方的姓,所生子女均随母姓,并可继承母亲的遗产。

壮剧都有什么艺术特色?

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,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,乐神消灾、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。如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,师公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,穿长红袍,唱歌跳舞以娱神,古时候人们称之为“傩”。

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《岭外代答》中记述壮族的歌唱习俗时说:

广西诸郡,人多能合乐,城郊村落,祭祀、婚嫁、喜葬,无不用乐,虽耕田,亦必口相乐之。

由于壮剧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人民生活区域的戏剧种类共同组成的,所以壮剧的唱腔也是复杂多变的,并不是统一的模式。

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,唱腔主要包括正调、平调、卜牙调、毛茶调、骂板、恨板、哭调、哀调等,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。

除正调外,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,如武士用“武公调”,老人用“老汉调”、丑角用“丑角调”等多种曲版。

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,唱腔主要包括平板、叹调、采花、喜调、快喜调、高腔、哭调、寒调、诗调等。

南路壮剧在行腔时,还采用“一人唱众人和”的帮腔形式,演员在台上演唱,乐队在后台助唱。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、拖腔,末句为重句全帮。这种帮腔手法,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,烘托剧情环境,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,渲染等方面,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。

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,女角色起唱都带“快哥来”3字,意即“哥快来”,男角色起唱都带“侬阿里”3字,意即“妹在哪里”,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。

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,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:押腰脚韵形式。所谓“腰脚韵”,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,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韵。

壮剧唱词这样的押韵,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,同中有变,婉转起伏,连绵不断,听而不厌,韵味无穷。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。壮族人迷壮剧,因为不但剧情是壮族人熟悉的,而且唱词、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,听来特感亲切。

从艺术上看,壮剧声腔可大致分成3类:第一类的音乐接近板腔体,表演程度接近京剧、粤剧、滇剧等大剧种,以“哎咿呀”、“哎的”和“乖海咧”三大声腔为代表;第二类的音乐为联曲体,类似广西彩调、云南花灯那样的民间小戏,以“咿嗬海”声腔为代表;第三类是解放以后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舞新发展起来的品种,以《螺蛳姑娘》为代表。

壮剧按其所唱衬腔的不同,分为“哎咿呀”、“哎的呶”、“乖嗨咧”和“咿嗬嗨”4类。所谓衬腔,就是在每段唱词的开头或一句唱词的结尾,加上几个有声无义的引腔或拖腔。“哎咿呀”、“哎的呶”、“乖嗨咧”属于前一种,如“哎的呶啊,我名侬智高”,这种腔调就叫“哎的呶”;“咿嗬嗨”属于后一种,如“稻谷金黄就要收啊,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”。“咿嗬嗨”是富宁壮剧的主要衬腔之一。

壮剧曲调变化非常鲜明,因为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,其曲调比较自由,可根据剧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变化发挥。此外,还有悲调、小调等。

壮剧慢板中的咏叹调,中板中的喜调、采花调、高调,快板中的高腔、快喜调、快采花,散板中的哭调、寒调、诗调、扫板等等,无不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,令人喜爱。

壮剧的音乐曲调充满着壮族民歌风味,而且每个曲调都是结合行当来伴奏。

大调是用于伴奏小旦的唱腔的。曲调婉转抑扬,异常优美。多半是用十六音符,全曲以曲子的第一句为主。反调是用于伴奏武生打仗时用,节奏强烈,多用八分符及四分音符,十六分音符很少用。

沙调是小生出场时的伴奏曲,附点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较多。

过场调是旦角走路时的伴奏曲,旦角走路时作舞蹈身法,用扇子遮脸,走一步要半蹲一下。这支曲调也可以说是一支舞蹈伴奏曲,华丽、优美、感人。

皇帝出场有时也用过场调伴奏。加冠调只能用于皇帝出场时用,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,婉转动听,非常柔和。

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骨胡,用马腿骨做琴筒,金属弦,比京胡细长,音色清脆、明亮。配器是土胡、葫芦胡和二胡、三弦、箫筒或笛子,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,此外还有木鱼、小鼓、大钹、星锣、高边锣等打击乐器。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,音色沉厚,音响如瓮瓮声。

壮剧的伴奏音乐,采用多声部的手法,各种乐器定弦不同,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,演奏起来饶有情趣,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宝库中的珍品。

北路壮剧主要以马骨胡、葫芦胡、月琴等伴奏乐器;南路壮剧主要以清胡、厚胡、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;壮师戏以蜂鼓、锣、钹和无膜笛为伴奏乐器;富宁壮剧主要以土锣、土鼓、铓、钹和土二胡、土三弦、笛、唢呐等为伴奏乐器。

广南壮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、二胡、三弦、月琴等。打击乐器有脆鼓、大鼓、铓锣、大锣、大小钹、大号等。

南北路壮剧的表演,皆有特色。北路壮剧的表演,生、旦都拿扇子,丑行彩旦用团扇,小生、花旦用折扇。南路壮剧的表演,角色也有分工。花脸分大小花脸,小生有文生、武生,旦角有正旦、武旦、老旦。

师公戏的表演,早期有72种面具,每种代表一类人物,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。以后创作、改编演出的《红铜鼓》、《夜明珠》、《玫瑰花》、《百鸟衣》、《水轮泵之歌》等,皆博得观众的好评。壮师戏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,后改为化装着戏服。

广南壮剧的表演特点是舞蹈性强,以扇子为主要道具,生用团扇,旦用折扇。主要曲调为女唱“乖哥来”,男唱“依阿里”。

广南壮剧演出前由班主进行开台仪式。在后台设一香案,烧香3柱,酒3杯,敬献戏神,班主口中念念有词,祈祷演出成功,乞求神灵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、五谷丰登,演出结束,以同样形式收台。

广南壮剧演出一般是在广场上垒土台或用石条木板搭临时戏台,顶上盖一块大布篷,一块横幕从中一隔,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。横幕中画麒麟、龙凤等图案,两边挂门帘,帘上画荷花、石榴、寿星等图案;后台置条桌一张,上供老郎神牌位.两边放衣箱、头盔、把子等;前台置一桌二椅,文场居左,武场居右,戏师傅坐在桌后提示台词,指挥演出。

广南壮剧演出有“文不离扇,武不离刀,侧身出场,台中亮相,先礼后唱,拜揖人场”的传统表演程式。文官出场的“上引台”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“排朝”;武将出场的“上跳台”接近滇剧早期的“推衫子”。

广南壮剧在表演过程中,艺人所表演的角色被人们称为:

**庄重,书生文雅,大王草莽……惟小丑放荡不羁,可以唱前不礼人,入场不揖,插科打诨,任意发挥。

壮剧的剧目比较丰富,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有340多出。其中,一类是反映民族斗争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的;一类是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连台本;另一类是取材于民间唱话的;还有就是生活小戏及创作、改编的剧目,如《刘三姐》、《螺蛳姑娘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移植剧《焦裕禄》等。

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,如《布伯》、《侬智高》、《张四姐下凡》、《宝葫芦》、《红铜鼓》、《金花和银花》、《卜牙》、《文龙与肖尼》、《刘二打番鬼》、《莫一大王》、《百鸟衣》、《白马姑娘》、《夜明珠》、《玫瑰花》、《水轮泵之歌》、《解臼》、《双状元》、《双花配》、《牛郎》、《顺知戽海》、《螺蛳姑娘》、《换酒牛》、《穷山巨变》、《瞎子闹店》、《李元庆舂碓》、《薛平贵》、《金纱帕》、《瓦氏夫人》、《万年树》、《曲折的水沟》等。

壮剧音乐主要来源于山歌、民间说唱、道场音乐等,按戏曲音乐的划分可分为腔、曲牌、唱词、乐器几个部分。壮剧表演也有一些传统步伐、调度规则,但不拘泥于过多的程式,而是根据壮族宗教歌舞及剧目需要,不断吸收民间及汉族戏等各类表演技艺进行充实,形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。

壮剧的化妆有俊扮和脸谱之分,俊扮是生、旦行的一般装扮,搽底油、拍底色揉红、描眉眼,脸部干净没有勾画其他的线条图案。脸谱有一定的格式,人物性格品性自然分明。

壮剧的唱腔,不像其他剧种有各式各样的调及板眼,只分生、旦、净的唱法。旦角唱腔婉转、优美、细腻,滑音较多。演员与音乐配合上较自由,只要音乐拉到中音的地方演员就可起唱。

壮剧在打击乐的配合方面,每唱完两句,打击乐就打一次,生角的唱腔明朗,行腔较多。演员与音乐、打击乐的配合与旦角同,只是不要小锣,花脸唱腔,声音浑厚、有力,打击乐的配合是几样乐器一齐打,在音乐上只能用反调伴奏。

壮剧的打击乐与其他剧种也不同,只有一种锣鼓经,在用法上与弦乐紧密结合。唱腔与音乐打击乐的结合也是很紧的。不管什么行当,每唱完两句,总要打一次打击乐。

壮族人民最喜欢武术,特别是打拳。壮剧舞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掘的。壮剧的武生表演,动作有力,节奏很强,身段不多,但有浓厚的民族风格,表演艺术看起来虽然粗糙,但具有一定的民族独特风格。

壮剧原来没有服装道具。清朝光绪年间有人到广西经商,才带回一批服装道具。在这之后壮剧艺人开始根据不同角色,逐年增补改制,才丰富起来。但服装有民族特色,大部分用黄褐色。

旦角穿的与平常的壮族服装一样,只在头上包手巾,然后在手巾上戴上一道箍。传统壮剧的服装多为自制,大多用自织的土白布,布料按戏服的式样绘制各种图案。

壮剧上演剧目大多来自本民族的生活实践,反映壮民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惯,讴歌真、善、美,鞭挞假、丑、恶,因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性特色。

壮剧在演出中多伴随着民族的活动而产生和发展。一般都在婚嫁喜庆,节日歌圩才登台演出,具有浓烈的民间习俗特色。

壮剧既有源于本民族的土曲、土调,民间杂耍和民间舞蹈的继承,也有对民歌、八音、时令、小调的吸收,还有从兄弟剧种的音乐、曲牌、表演形式、技巧的引进。形成了壮剧自身艺术的多源性特色。

壮剧演出唱、念都用壮语,引用本民族谚语、比喻、俚语和格言,语言生动、词汇丰富,对仗工整、押韵上口,醒人耳目,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戏剧语言特色。

壮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,其题材内容、音乐唱腔、表演技艺等几乎融了壮族原生态文化,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,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重要载体。

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,它经历了从事娱神、人神并娱,再到娱人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:其唱腔也是从山歌小调、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。同时,又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,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,对我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。

广南县壮族铜鼓舞传承现状

下面是广南县壮族铜鼓舞传承现状的情况。

1、传承人数量:目前广南县壮族铜鼓舞传承人数量不多,只有数十人左右能够真正掌握和传承这项技艺。

2、年龄结构:现在掌握广南县壮族铜鼓舞技艺的大部分人已经年逾古稀,年轻一代缺乏对这项文化遗产的认同和兴趣,因此存在着传承断层的风险。

3、传承途径:广南县政府、文化机构等在近年来加强了对壮族铜鼓舞的保护和传承工作,采取了许多有益的措施,如开展铜鼓舞培训班、举办比赛活动等,但这些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。

4、社会认知度:尽管广南县壮族铜鼓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并得到了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,但在社会大众中的认知度仍有待提高。